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吕少威)记者今天从一场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北京99%的申报业务和98%的非申报业务等226项主要税费事项实现“网上办”。开业、发票、退税等8个高频业务可以“自动办”,全市75%的发票领用做到网上申领、物流配送。

“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发布会——“北京市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阶段性成效”专场1日举行。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志刚介绍,首都税务部门着力建设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的智慧北京税务,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动北京市税务系统征管改革走深走实。
12月1日,“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发布会——“北京市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阶段性成效”专场举行。记者 吕少威 摄

21项税费业务上线“京通”小程序
北京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积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税务”,在接入“京通”方面,连续将缴纳社保费、车船税申报、车辆购置税申报等21项税费业务上线“京通”小程序,今年以来,已累计办理各项业务4万多笔。
北京率先实现多项智能化改革措施。首创“线下零窗口”的智能“云厅”,主要税费业务均可通过非接触式办理。创新应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不动产登记税费缴纳“全程网办”新模式,实现房屋交易“居家办证”。个人出租房屋委托代征业务,在全国率先实现税款逐笔实时入库、线上开具电子完税证明。一、二类出口企业正常退税业务平均办理时间由6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提速50%。
北京市税务部门紧跟“一件事”集成办理的思路,改革以来,先后推出在线导办、定制e服务等37个办税缴费场景,其中,2023年推出的“新办智能开业”场景,实现税务环节办理时间由90分钟压减至5分钟,自动化办理率达92%。积极推行智能咨询服务,通过12366热线、北京市电子税务局等多个渠道,提供“7×24小时”即时税费智能咨询服务,2023年以来共受理319万次,同比增长70%,智能答复准确率超过82%。

创新开发“消息定制”功能
北京市税务部门创新开发“消息定制”功能,根据行业类型等信息精准匹配适用政策,点对点推送税费政策消息累计1827万条,今年以来,已分批次实现精准推送超过371万户次,全力做到“政策找人”。针对近期出台政策项目多、涉及领域广、适用主体差异大的特点,制定了精准推送“一政策一方案”。
根据企业不同身份人员以及他们在不同时段的差异化政策诉求,通过向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分类推送与“事前、事中、事后”分时提醒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流程、递进式、差异化的推送工作,提高政策推送精准度。2021年以来,北京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600亿元,今年1到10月北京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79亿元。
建设执法风险内控监督体系

京津冀三地税务机关全面提速涉税咨询、大企业复杂事项、出口退税等业务办理,推出一系列便利化举措。北京市税务部门积极推动“两区”建设涉税任务落地,技术转让试点优惠政策被评为“两区”建设十大影响力政策。三项涉税创新举措入选北京市“两区”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北京税务部门聚焦过程控制防风险,建设执法风险内控监督体系,形成299个防控措施,执法风险疑点降低四成。推出《税务稽查说理式执法工作规范》,采取说服教育、约谈警示、风险提醒、自查辅导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促进提升税收执法精确度和纳税遵从度。
发布首批“税路通”北京服务包

在国际合作方面,北京市税务部门积极融入共治氛围。打造“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拓展离境退税商店至1058家,位居全国首位。扎实落实出口退税稳外贸接续政策,北京市共办理出口退税296.69亿元。发布首批“税路通”北京服务包,内含国别报告情况分析、《北京市“走出去”纳税人税收指南》等6项内容,为“走出去”企业的跨境经营提供重要支持。
李志刚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提升税收征管的智慧化、数字化、法治化水平,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税务”深度融合,形成北京标杆;聚力优化首都营商环境,落实落细中央税费优惠政策,推动政策红利快速精准直达快享,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为办税缴费提供便利。(完)
中新网西安12月1日电 (李一璠)记者1日从陕西官方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陕西省实施“卫生健康人才培育行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该省高校医学类专业布点244个,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医学本科生1536人,新招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3236人,培训镇卫生院骨干医生430人、乡村医生2331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占比提高到36.2%。
1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李一璠 摄
据悉,陕西省聚焦卫生健康人才现状,紧盯建设西部卫生健康人才高地、推动学科建设发展、补齐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等现实需求,该省卫健委整合现有人才项目,实施“卫生健康人才培育行动”。
据介绍,“卫生健康人才培育行动”共设立3个计划:一是以高精尖人才为“头雁领航”,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十四五”时期计划培育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医疗卫生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200人(个)。截至目前,已培育领军人才25人,青年人才35人,创新团队35个。
二是以中青年人才为“源头活水”,深入实施骨干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十四五”时期计划培养学科带头人1000人、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实用紧缺人才3500人,培训乡村医生不少于3.5万人。截至目前,通过挂职交流和访学研修培养学科带头人455人;通过线上线下、脱产或在职等多种方式培训全科医生、儿科医师、精神科、重症医学、老年医学、职业病防治等专业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实用紧缺人才7433人;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优质服务基层行”培训镇村卫生人员20余万人次。
三是以基层卫生人才引进为基础支撑,深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招聘计划。总的目标是,“十四五”时期为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10000名医学类毕业生。截至目前,通过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毕业生计划招聘437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0%以上;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培训985人;通过“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培养47人;通过市县自主开展的为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医学类毕业生计划招聘1245人,合计6655人。
陕西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联昌表示,下一步,该省将继续实施好“卫生健康人才培育行动”,加大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力度,加快推动学科带头人访学研修工作,争取“十四五”末3个计划全部超额完成目标。(完)